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且潜伏期无任何症状,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救治。关键处理原则:无论伤口大小,第一时间彻底冲洗并接种疫苗;头面部或严重咬伤需叠加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超期仍应补种。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措施:轻微抓伤或无出血(Ⅱ级)需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贯穿性咬伤或黏膜污染(Ⅲ级)必须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自行判断风险不可取,应立刻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
-
伤口处理比疫苗更紧急: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即使延迟1-2天,仍需彻底清创。错误处理(如挤压、涂软膏)可能加速病毒扩散。
-
疫苗接种无禁忌症:孕妇、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均可接种。5针法(0/3/7/14/28天)为国际标准,头面部咬伤需加种第45/60天疫苗。既往接种者根据时间调整剂次。
-
动物身份不明按最高风险处置:流浪狗或无法追踪的宠物视为高危传染源,绝不能因“狗看起来健康”而侥幸。狂犬病毒在动物发病前1-2周即具传染性。
-
特殊部位需强化处理:头面部、手指、外生殖器等神经密集区域咬伤,免疫球蛋白应局部浸润注射。儿童身高更易被咬伤面部,家长须格外警惕。
及时行动是唯一保命手段!狂犬疫苗需全程接种,中途放弃仍可能导致发病。若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