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轻微,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PEP)是唯一有效手段。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可清除大部分病毒。若伤口较深,需配合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避免包扎过紧。 -
尽快就医评估暴露等级
- Ⅰ级暴露(皮肤完好无接触):无需处理。
- Ⅱ级暴露(轻微破皮无出血):需接种狂犬疫苗。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严格遵循疫苗接种程序
国内常用“5针法”(第0、3、7、14、28天)或“2-1-1”程序(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延迟接种仍有效但不可中断。 -
观察狗的健康状况(若可能)
若能捕获或追踪咬人狗,隔离观察10天。若狗健康存活,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接种方案。 -
警惕非典型症状
即使接种疫苗,若出现发热、伤口异常红肿或神经系统症状(如恐水、痉挛),需立即复诊排除感染。
注意:狂犬疫苗无禁忌症,孕妇、儿童、过敏体质者均需接种。预防胜于治疗,避免接触流浪动物,被咬后切勿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