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辐射对周围人的危害主要集中在甲状腺损伤、免疫系统抑制及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的高风险性。其放射性可穿透人体组织,短期接触可能导致乏力、恶心,长期或高剂量暴露会显著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孕妇接触可能引发胎儿畸形。以下是具体影响及防护要点:
-
甲状腺损伤
碘131被甲状腺特异性吸收,破坏细胞DNA,导致甲状腺肿、功能减退或癌变。儿童因甲状腺发育未成熟,对辐射更敏感。 -
全身性危害
辐射可能削弱免疫力,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如白细胞减少),长期暴露会增加白血病等癌症风险。 -
孕妇与胎儿风险
辐射易穿透胎盘,导致胎儿染色体异常、发育畸形或流产,孕期需严格避免接触。 -
短期接触症状
低剂量可能仅引起疲劳、食欲不振;高剂量接触会出现呕吐、皮肤灼伤等急性辐射病症状。 -
防护关键措施
接受碘131治疗的患者需隔离1-2周,避免密切接触他人;普通人群应远离污染源,关注官方辐射监测数据,必要时服用稳定性碘片阻断甲状腺吸收。
总结:碘131的辐射危害与剂量和接触时间直接相关,普通环境下极微量暴露风险极低,但医疗或事故泄漏场景需严格防护。特殊人群应优先规避,出现疑似暴露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