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目标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
二、五大行动措施
-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
完成农业、林木、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和畜禽水产资源保护场。
-
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筛选优异种质和特色品系,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
-
-
种业创新攻关
-
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揭榜挂帅”“部省联动”机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建设大型表型鉴定平台、分子育种平台等基础设施,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
-
-
企业扶优与产业培育
-
以企业为主体配置资金、人才等要素,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
-
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企业融资可及性。
-
-
基地提升与测试评价
-
打造国家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生产基地,完善品种测试评价体系。
-
推进农业现代化种业振兴行动,提升设施装备条件和品种测试能力。
-
-
市场净化与体系完善
-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规范种子市场。
-
建立健全种业风险防控机制,完善种子应急保障体系。
-
三、重点任务
-
关键技术研发 :聚焦抗逆性、高产优质等性状,突破玉米、水稻、蔬菜等核心品种选育瓶颈。
-
区域协同发展 :根据资源禀赋优化种业布局,推动优势特色物种联合攻关。
-
生态安全保障 :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生物育种与合成生物技术,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四、保障措施
-
政策支持 :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种业补贴机制。
-
科技支撑 :整合科研院所、企业资源,建立联合攻关平台。
-
人才培养 :加强种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机制协同的种业发展体系,确保种业安全与创新并重,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