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五大任务是农业农村部及各地政府为推动农业种业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核心战略,其具体内容及实施路径如下:
一、资源保护利用
-
种质资源普查与保存
全面开展第三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新种质资源2402份(重庆),累计保存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2万余份。建立完善外来种质资源转化体系,推动优质品种本土化改造。
-
传统品种挖掘与现代技术结合
通过资源普查发现“船豆荚”等特色品种,结合基因编辑、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提升传统品种的适应性。
二、创新攻关
-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攻克水稻、生猪等20个优势特色物种的育种难题,选育新品种30个以上。例如“太空莲36号”占全国子莲种植面积80%以上。
-
科企联合创新体系
推动10个种业创新“科企联合体”建设,建立基因分型、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三、企业培育
-
优势企业扶优
遴选认定省级水产种业骨干企业,优化企业阵型,支持企业承担科研攻关任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
商业化育种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配置资金、人才等要素,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
四、基地建设
-
区域性种业基地
建设100个区域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0个国家级水产供种繁育基地等,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
重点领域专项基地
如黑龙江大豆种子基地、生猪核心育种场等,强化对关键农产品种质资源的支撑。
五、监管执法
-
市场环境净化
严厉打击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强转基因非法种植监管,完善种子储备救灾体系。
-
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建立侵权违法成本较高的法律威慑机制。
总结
这五大任务通过资源、技术、企业、设施和监管的协同推进,旨在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实现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跨越。各地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细化方案并落实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