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终身绝孕药只有长效避孕药物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引入: 目前确实不存在终身绝孕药,只有长效避孕药物可供选择。长效避孕药物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避孕作用,为有避孕需求的人群提供了一种相对便利的避孕方式。 详解: 1. 长效避孕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阻止精子穿透等方式来达到避孕目的。 2. 常见的长效避孕药物有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和长效避孕针。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炔雌醚片,每月服用一次。长效避孕针如醋酸甲羟孕酮避孕针,每隔 3 个月注射一次。但使用这些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它们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月经紊乱、类早孕反应等。 3. 长效避孕药物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群,使用长效避孕药物可能会增加风险。 总结: 总之,长效避孕药物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避孕选择,但在使用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还应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避孕效果和自身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怀孕37周尿液发红怎么回事

怀孕37周尿液发红,表现为肉眼可见红色,类似洗肉水或浓茶色,可能由饮水过少、特殊食物、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脏疾病、膀胱肿瘤等引起。相应治疗有增加饮水、调整饮食、局部热敷、物理治疗、住院观察等。多种原因可致此情况,发现后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就医时保持冷静并向医生详细告知身体和饮食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1-17

子宫内膜炎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内膜炎症由经期不卫生、性生活不洁、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手术感染、抵抗力低等引起,也可能与宫内节育器等有关。治疗包括休息、热敷、补充营养、用抗生素和中成药等。不同病因的治疗各有侧重,如经期不卫生要改善习惯,性生活不洁要注意卫生等。不及时治疗会加重病情,患者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配合治疗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1-17

产后脊椎中间一节一按就疼是怎么回事

产后脊椎中间一节一按就疼,可能由长时间不良姿势、劳累、缺钙、脊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也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症所致。常见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等。不同病因有不同应对方式,如劳累需休息和康复训练等。产后身体特殊,疼痛时不要剧烈运动或乱服止痛药,注意保暖,疼痛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17

孕吐酸中毒应该怎么办

孕吐酸中毒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饮食过少、轻度脱水、胃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也可能与肾功能不全等有关。其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等。针对不同病因有不同应对方式,如激素变化需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饮食过少要调整饮食结构。若出现孕吐酸中毒应及时就医,平时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症状不缓解或加重更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17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否影响怀孕

桥本氏甲状腺炎对怀孕有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甲状腺功能状态。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对怀孕影响较小,但孕期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怀孕,可致胎儿智力发育异常、流产、早产等;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影响怀孕,会引起孕妇不适并危及胎儿。有怀孕计划的患者,孕前应检查甲状腺功能,孕期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应对。

科普文章 2025-01-17

炔诺酮片效果如何

炔诺酮片为孕激素类药物,对多种疾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不过受个体、病情、用药方法影响。在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时可调节激素改善症状,严重复杂情况效果不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缓解症状,重症需结合其他疗法;用于避孕有效果但可能有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总之其有治疗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用药需遵医嘱并观察身体反应。

科普文章 2025-01-17

怀孕早期有哪些症状

怀孕早期症状多样且因人而异,常见的有月经停止、恶心呕吐、乳房变化、疲劳嗜睡和尿频。月经停止是明显信号,月经推迟一周以上怀孕可能性大;恶心呕吐多在孕6周左右开始,12周后渐轻;乳房受激素影响会有变化;身体代谢加快使孕妇易疲劳嗜睡;子宫增大压迫膀胱致尿频。这些是正常反应,不能仅凭症状判断怀孕,怀疑时可用验孕棒或就医确认。

科普文章 2025-01-17

胸一直疼不来例假是怎么回事

胸痛且不来例假可能由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等多种原因造成,垂体瘤等也可能是诱因。其治疗包括保持良好作息、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热敷胸部、心理调节等。不同原因的治疗各有侧重,如情绪波动需心理调节,内分泌失调要调整饮食结构等。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1-17

怀孕时脖子两侧不舒服怎么回事

怀孕时颈部双侧不舒服的原因有睡眠姿势不当、颈部肌肉疲劳、甲状腺功能异常、颈部淋巴结炎、颈椎病等,也可能是颈部软组织损伤、颈部肿物等,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睡姿、热敷、按摩等。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方式,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遵医嘱用药。出现颈部双侧不舒服不要盲目用药或剧烈活动,应保持良好习惯,不适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17

宫颈tct轻度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是怎么回事

宫颈tct轻度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个人卫生、性生活、阴道菌群、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等,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有关。其治疗方法多样,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治疗。各原因对应的治疗方式不同,如注意卫生、控制性生活频率等。女性要定期妇科检查,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1-17

盆腔炎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盆腔炎症是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卫生不良等因素可诱发。治疗方面,状况好、症状轻的患者可口服药物,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需遵医嘱用药。患者要多休息,半卧位有助于炎症局限,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综合措施可促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1-17

孕期脖子上长很多小肉粒是怎么回事

孕期脖子长小肉粒是颈部多发性小型赘生物,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皮肤老化、代谢缓慢、丝状疣、软纤维瘤等多种原因引起,也可能是脂肪粒、皮肤过敏等,治疗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调整饮食、适当运动、激光或冷冻治疗等。原因复杂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挤压搔抓,情况严重或有不适症状需尽快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17

孕期脖子上长很多小肉粒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期颈部出现多发性小赘生物可能由皮肤清洁不到位、激素变化、皮肤老化、丝状疣、软纤维瘤等引起,也可能是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所致。治疗包括保持清洁、避免搔抓、调整饮食、激光或冷冻治疗等。孕期情况特殊,涉及因素复杂,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可产后改善,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挤压或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1-17

怀孕初期有哪些反应

怀孕初期反应因人而异,常见有月经停止、恶心呕吐、乳房变化、疲劳嗜睡和尿频,是体内激素变化及身体适应怀孕的表现。月经停止是明显信号,月经推迟一周以上可能怀孕;6周左右多出现恶心呕吐;乳房受激素影响有敏感胀痛等变化;孕妇易疲劳嗜睡;子宫增大压迫膀胱致尿频,12周后多缓解。这些是正常变化,有个体差异,怀疑怀孕应及时检查并做好孕期保健。

科普文章 2025-01-17

细胞食物浓缩液有哪些作用

细胞食物浓缩液未被科学证实有明确医疗作用。在科学研究上,其成分与作用机制不明确,缺乏权威研究证实功效。市场宣传常夸大,且缺乏科学依据。所以在医学领域该产品未被认可有确切作用,消费者面对这类产品要理性谨慎,不可盲目相信宣传中的神奇功效。

科普文章 2025-01-17

例假走了两天又出血是怎么回事

月经结束后两天又出血可能由子宫内膜未修复、激素波动、内膜炎、肌瘤、宫颈癌等引起,也可能是内膜息肉、异位症、凝血障碍等所致。治疗包括休息、清洁外阴、调整作息、食疗、中药调理等。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方式,如内膜炎用抗生素,肌瘤小观察大则手术。出现此情况应就医,勿自行用药,且要告知医生症状病史,平时要保持良好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1-17

怀孕时能否睡电热毯

怀孕时一般不建议睡电热毯,因电热毯通电产生的电磁场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高温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还会让孕妇皮肤不适。不过偶尔短时间使用且做好防护不一定有严重危害,可睡前提前打开预热,上床前关闭并拔掉插头。孕期应尽量减少接触有安全隐患物品,可选用热水袋等安全保暖方式,还要定期产检关注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1-17

宫颈炎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宫颈炎症可由性生活频繁、局部卫生不良、阴道菌群失调、宫颈轻微损伤、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引起,也可能与支原体感染、长期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有关。其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过度等。不同病因治疗各有侧重,如菌群失调可用药调节,损伤要保持清洁等。患者要注意休息、饮食,定期妇科检查,有症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17

怀孕一个月腰特别酸胀是怎么回事

怀孕初期(第一个月)腰部酸胀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姿势不良、腰部肌肉疲劳、轻微缺钙、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也可能与腰部受凉、腰椎疾病、盆腔充血有关。缓解方法包括休息、调整姿势、热敷、按摩、伸展运动等。若酸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疼痛、发热、阴道出血等异常需就医。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乱服药,注意腰部保暖等。

科普文章 2025-01-17

硫酸锌注射剂有哪些作用

硫酸锌注射剂用于补充锌元素、治疗锌缺乏相关疾病。它能改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状况,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御病原体减少感染;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利于术后或创伤后恢复。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按合适剂量和疗程进行,虽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且因人而异,但对相关疾病治疗意义重大,使用需谨慎。

科普文章 2025-01-1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