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突发中风需立即就医并抓住黄金救治时间窗,核心治疗包括快速降温、补液、溶栓及控制基础疾病。以下是具体措施:
-
紧急降温处理
高温诱发的中风常伴随体温升高,需用湿毛巾擦拭、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避免持续高温加重脑损伤。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大量出汗易导致脱水,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血液黏稠度正常,减少血栓风险。 -
溶栓与改善脑循环
缺血性中风在发病4.5小时内可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同时使用丹参注射液等改善脑血流。出血性中风需手术清除血肿或降低颅内压。 -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需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糖尿病患者调控血糖,并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复发。 -
识别症状与误区
区别于中暑,中风常伴随口角歪斜、单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需通过“120口诀”快速判断,避免延误治疗。
夏季预防需注意避免骤冷骤热、少量多次饮水、规律用药,中风康复期结合针灸和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饮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一旦发病,立即平卧并侧头防止窒息,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