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轻微出血,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应急处理: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小,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不可心存侥幸。
-
彻底冲洗伤口
第一时间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水流压力需足够冲走病毒。避免挤压或吮吸伤口,防止病毒扩散。 -
正确消毒与止血
冲洗后使用0.025%~0.05%稀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内部。若出血不止,轻压周围止血,但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 -
紧急医疗干预
无论伤口大小,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若为首次接种,需按“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完成全程免疫。高风险暴露者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后续观察与护理
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刺激性饮料。监测伤口是否红肿发热,若咬人动物10日内死亡或失踪,需加强医疗跟踪。
预防胜于治疗:远离流浪动物,教育儿童勿逗弄野狗。若频繁接触动物,可提前接种暴露前预防疫苗。及时处理伤口和免疫接种是阻断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