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抓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野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正确处理伤口和及时免疫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
紧急伤口处理
用20%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可用干净刷子辅助清洗。避免用力挤压或包扎伤口,以便残留病毒随血液流出。冲洗后可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但避免直接涂抹刺激性液体。 -
就医与专业处置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I-III级)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III级暴露(如出血或黏膜接触)必须联合使用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同时可能需要破伤风疫苗。 -
攻击时的自救技巧
若野狗持续攻击,切勿转身逃跑。可蹲下保护头颈,用衣物罩住狗头或勒住项圈迫使其松口。施救者可用绳索提拉狗脖子,但避免直接击打,以免激怒动物。 -
后续观察与预防
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需密切观察伤口是否红肿、化脓。狂犬病潜伏期长,一旦发病致死率100%,因此不可存侥幸心理。日常远离未拴绳犬只,尤其避免儿童单独接触流浪动物。
提示:狂犬疫苗需按程序全程接种(4针或5针法),延误可能影响效果。文明养犬、主动报告流浪动物隐患,能从根本上减少此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