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用性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患者虽有正常的活动能力和主观意愿,但无法执行有目的、以前已学会的运动功能。以下是关于失用性综合征的详细解释:
-
神经系统症状:长期卧床的老人常伴有感觉异常和痛阈降低,当瘫痪患者累及感觉传入神经纤维时,会表现出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缺失或感觉迟钝。
-
肌肉系统症状:肌力和耐力会减退,且耐力丧失的速度比肌力减退更快。在卧床后1周以后,肌力可丧失20%,以后每卧床1周将使剩余肌力减弱20%。这种肌力和耐力的减退是失用性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之一。
-
骨骼系统症状:骨质疏松与异位钙化是常见的表现。由于肌肉活动减少和卧床后羟脯氨酸和钙的排泄增加,骨的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的耗竭,导致骨质疏松。钙质常转移沉积在受损的软组织中,引起短暂的局部疼痛。
-
其他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如心率增快、心贮备减少、直立性低血压、水肿、血栓形成等;肺活量减少、通气量降低、坠积性肺炎等;食欲减退、便秘等。
总的来说,失用性综合征的症状涉及多个系统,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对于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适当的康复措施,以预防和减轻失用性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