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涵盖物理、化学、微生物及毒理学等方面:
一、物理指标
-
温度 :影响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过高或过低会抑制微生物活性。
-
pH值 :衡量酸碱度,正常范围为6.5-8.5,影响口感和管道腐蚀。
-
浊度 :反映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含量,浑浊度越高污染越严重。
-
电导率 :体现水中离子浓度,与硬度(钙、镁离子)相关。
二、化学指标
-
溶解氧(DO) :评价水体自净能力,低值表示污染严重。
-
化学需氧量(COD) :反映有机污染物含量,数值越高污染越重。
-
生化需氧量(BOD) :衡量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的速率。
-
氨氮(NH₃-N) :总氮(TN)过高易导致富营养化。
-
总磷(TP) :与氮共同作用引发富营养化。
-
重金属 :铅(Pb)、汞(Hg)、镉(Cd)等微量污染物,长期超标危害健康。
-
硬度 :钙、镁离子浓度,影响水的口感。
三、微生物指标
-
总大肠菌群 :粪便污染指标,每100mL水样不得超过100个。
-
耐热大肠菌群 :更严格的粪便污染指标。
-
细菌总数 :每mL水样不超过100个。
四、毒理学指标
-
砷(As)、镉(Cd)、铬(六价) :微量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导致中毒。
-
氟化物(F) :过量摄入引发氟斑牙和骨骼问题。
-
硝酸盐(NO₃⁻)、亚硝酸盐(NO₂⁻) :高浓度导致缺氧和致癌风险。
五、感官性状指标
-
色度 :无色透明为佳,超过15度(铂钴标准)可能需净化。
-
浑浊度 :与悬浮物含量直接相关。
-
臭和味 :有机物存在时产生异味,可能提示污染。
六、其他特殊指标
-
放射性指标 :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确保无核污染。
-
消毒剂残留 :如余氯、二氧化氯,需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检测方法 :物理指标通过仪器直接测量,化学和微生物指标需实验室分析,毒理学指标需专项检测设备。不同场景(如饮用水、工业水、生活污水)的检测项目可能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