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常规检测39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综合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工业废水等多方面的检测指标:
一、物理指标(10项)
-
pH值 :衡量酸碱度,正常范围6.5-8.5,影响物质溶解性和生物活性。
-
电导率 :反映水中离子含量,高电导率可能提示盐度异常。
-
溶解氧(DO) :评价水体氧化能力,低值可能导致缺氧。
-
总悬浮物(SS) :不溶解固体含量,反映水体浑浊度。
-
透明度 :水样浑浊程度,优质水可达50-100cm。
-
色度 :大于15度需检测,可能指示有机色素或金属污染。
-
浑浊度(NTU) :1NTU为理想状态,3NTU以上需关注污染。
-
臭和味 :通过嗅觉判断,异常气味可能源于有机物或微生物污染。
二、化学指标(15项)
-
化学需氧量(COD) :反映有机物含量,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
-
总氮(TN) :评估营养盐负荷,过高易导致富营养化。
-
氨氮(NH3-N) :直接毒性指标,超标可能引发水体恶化。
-
亚硝酸盐氮 :反映氮污染程度,与致癌风险相关。
-
总磷(TP) :与富营养化关联,需控制在0.1-1mg/L。
-
总硬度 :钙镁离子含量,影响水的口感和腐蚀性。
-
硫酸盐/氯化物 :高浓度可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三、重金属及有毒物质(7项)
-
铅(Pb) :毒性指标,儿童易受影响。
-
汞(Hg) :高浓度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
镉(Cd) :肾毒性物质,长期暴露引发疾病。
-
铬(Cr) :六价铬致癌,需严格控制在0.05mg/L以下。
-
氰化物(CN) :剧毒物质,极低浓度即可致死。
四、放射性物质检测(2项)
-
总α放射性 :反映α粒子核素含量,过量可能致癌。
-
总β放射性 :评估β粒子核素风险,危害生殖系统。
五、微生物指标(3项)
-
总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超标提示肠道污染。
-
菌落总数 :不得超过100CFU/mL,反映微生物污染程度。
-
耗氧量(CODMn法) :以O₂计,数值越高有机污染越严重。
六、其他特殊指标
-
余氯 :需氯消毒后残留量,标准限值为0.3-0.5mg/L。
-
色度 :需低于15度,采用铂钴比色法检测。
注 :不同检测场景(如饮用水、地表水)可能侧重不同指标,实际检测时需参考具体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