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的指标根据应用领域和检测目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指标
-
pH值
衡量水体酸碱度,正常范围为6.5-8.5,影响微生物活性和物质溶解度。
-
温度
影响微生物代谢和污染物降解速率,需控制在适宜范围。
-
浊度
反映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含量,常用浊度计或滤光光度计测定。
-
色度
通过稀释倍数法或铂钴比色法测定,高色度可能提示有机色素或金属污染。
-
电导率
反映水中离子浓度,与硬度、盐度等指标相关。
-
溶解氧(DO)
评价水体自净能力,正常值一般为5-15mg/L。
二、化学指标
-
酸碱度(酸度/碱度)
通过pH值计算得出,反映水体接受质子能力。
-
硬度
以Ca²⁺、Mg²⁺离子总量表示,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
总盐量/矿化度
表示水中阴阳离子总量,反映水体咸度。
-
化学需氧量(COD)
用KMnO₄氧化有机物消耗的氧量,分为重污染的Cr₂O₇²⁻和轻污染的Mn²⁺指标。
-
生化需氧量(BOD)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氧量,单位mgO₂/L。
-
总有机碳(TOC)
高温燃烧水样测定的有机物总量。
-
重金属
如铅、汞、镉等,需检测其浓度以评估毒性。
-
农药残留
包括有机农药、酚类等,需特定检测方法。
三、生物指标
-
细菌总数
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常用平板计数法。
-
大肠菌群
包括耐热大肠菌群,是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指标。
-
藻类指标
如总藻类浓度,评估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四、其他专项指标
-
余氯 :二次供水消毒效果监测。
-
总氮(TN)/总磷(TP) :评估富营养化风险。
-
放射性指标 :如铀、镭等,适用于特殊环境监测。
五、水质分类标准
不同场景有特定指标要求:
-
饮用水 :需满足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100/ML,总大肠菌群≤200/ML)。
-
工业用水 :侧重硬度、重金属、化学需氧量等。
-
农业用水 :关注pH值、氮磷含量、农药残留等。
总结 :水质监测需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维度指标,具体项目需根据监测目标和水体类型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