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最常见的原因是醛缩酶B基因(ALDOB)突变,导致肝脏、肾脏和小肠中果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缺失或显著降低。1-磷酸果糖堆积引发低血糖、肝损伤等代谢紊乱,患者需终身避免含果糖、蔗糖的食物。
- 基因缺陷的核心作用:ALDOB基因突变(如欧洲常见的p.Ala150Pro和p.Ala175Asp)使醛缩酶B结构异常,无法正常分解1-磷酸果糖,代谢途径受阻。
- 毒性代谢物积累:未代谢的1-磷酸果糖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同时消耗细胞内磷酸盐和ATP,导致低血糖、肝功能异常及肾损伤。
- 发病年龄与饮食关联:婴儿添加含果糖辅食后易急性发作,表现为呕吐、惊厥;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肝硬化或发育迟缓。
- 诊断与干预关键:基因检测或酶活性分析可确诊,立即严格饮食管理(禁用蜂蜜、水果等)可逆转症状,预后良好。
提示:家族中有类似症状者应筛查基因突变,新生儿避免含蔗糖配方奶。早期识别与饮食控制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