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失代偿是心脏无法满足身体供血需求的危急状态,常见于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其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疲劳,需及时就医干预。
-
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是失代偿的核心原因,左心衰引发肺淤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导致肝肿大和下肢凹陷性水肿。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粉红色泡沫痰。 -
冠心病
心肌长期缺血会使心脏收缩力下降,尤其急性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区域扩大可直接引发失代偿。患者常伴心绞痛和血压骤降。 -
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最终心肌僵硬度增加,舒张功能减退。这类患者失代偿前期可能有头晕、视物模糊等预警症状。 -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腔室异常扩大会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饮酒史或病毒感染常是诱因。病情进展中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变,造成血液反流或通过障碍,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后进入失代偿期,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
当出现端坐呼吸、尿量减少或意识模糊时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即呼叫急救。早期控制基础疾病、限盐饮食和规律用药能显著降低失代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