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插入、快插慢拔、避免过振
混凝土振捣是确保混凝土密实性和强度的关键工序,其核心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操作规范
-
垂直插入与快插慢拔
振捣器应保持垂直状态插入混凝土,动作要迅速而流畅,插入后缓慢拔出,避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或裂缝。 示例: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插入速度控制在1-2m/s,拔出速度减慢至原速的1/2。
-
避免过度振捣
振捣时间需控制在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且开始泛浆为判断标准。过度振捣会导致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形成砂层,降低混凝土强度。 经验法则:插入深度达10cm后开始振捣,上下层连接处需额外注意密实。
二、深度与频率控制
-
插入深度
振捣器需插入下层混凝土至少10cm,确保下层结构稳固。对于梁、板等结构,需结合设计厚度调整插入深度。
-
振捣频率
频率应控制在50-200Hz之间,避免过快导致混凝土离析或过慢影响密实性。高频振捣可提高效率,但需结合混凝土坍落度调整。
三、施工细节
-
上下层连接
振捣器插入上层混凝土前,需先振捣下层10cm,确保上下层结合紧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可分段振捣并预留施工缝。
-
避免漏振与过振
- 漏振 :振捣间距应控制在30-50cm,靠近模板时距离不超过5-10cm,配合木锤轻击模板增强密实性。 - 过振 :超过30秒或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砂层时停止振捣。
-
设备与人员要求
- 振捣工需熟悉设备操作,根据混凝土特性调整振捣参数。 - 天气炎热时,应控制单次浇筑厚度(≤30cm)并配备降温设备,避免设备过热。
总结
混凝土振捣需通过规范操作、精准控制振捣参数及细节管理,确保混凝土密实性和结构安全。实际施工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