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控制
个体化血糖管理是核心,目标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8.3mmol/L。通过饮食调整、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或胰岛素治疗,稳定血糖以减少神经损伤。 -
神经修复与营养支持
- 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族(B1/B6/B12)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感觉异常和疼痛。
- 抗氧化应激:α-硫辛酸可清除自由基,减轻神经氧化损伤。
- 营养补充:高蛋白饮食(瘦肉、鸡蛋)及复合维生素B制剂,辅助神经组织修复。
-
改善微循环
使用前列腺素E1、贝前列素钠等药物扩张血管,增加神经血供,缓解麻木、疼痛。 -
疼痛管理
对疼痛明显者,可联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或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必要时采用脊髓电刺激等微创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药调理(活血化瘀类)及针灸、按摩可辅助缓解症状。
- 物理治疗如电疗、光疗也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
-
手术干预
若内科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条件(如神经卡压、无严重感染),可考虑周围神经松解术,术后症状缓解率可达80%以上。 -
日常护理与监测
- 每日检查足部,预防溃疡和感染。
- 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如散步),控制体重。
- 定期复查神经电生理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如并发症、肝肾功能)调整,建议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若出现足部破溃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