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克山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分型和症状选择,以下为不同阶段的常用药物及适用情况:
一、急性期(心源性休克)
-
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
- 为首选药物,首日剂量可达15-20g,分次静脉推注。
- 作用:激活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纠正休克。
-
血管活性药物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循环。
- 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用于维生素C治疗效果不佳时,协同抗休克。
二、亚急型(心力衰竭为主)
-
强心药
- 毒毛花苷K/毛花苷C(西地兰):快速缓解急性心力衰竭。
- 地高辛:症状稳定后长期维持治疗。
-
利尿剂
- 呋塞米/托拉塞米:静脉注射用于急性肺水肿。
- 氢氯噻嗪+氨苯蝶啶:慢性期口服,需监测电解质。
三、慢型(慢性心功能不全)
- 长期地高辛治疗
- 持续使用1-2年,需根据心功能调整剂量。
四、辅助治疗
-
抗心律失常药
- 胺碘酮/普罗帕酮:控制频发室性早搏或心动过速。
-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用于室性心动过速。
-
心肌代谢改善药
- 辅酶Q10/三磷酸腺苷(ATP):辅助修复心肌损伤。
-
病因治疗
- 亚硒酸钠:补硒可改善心肌代谢,减少病情进展。
注意事项
- 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及疗程,避免自行停药。
- 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心功能及药物副作用(如洋地黄中毒、心律失常等)。
以上方案需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分型制定,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