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肌肉无力
- 包涵体肌炎:起病隐匿,早期常表现为下肢近端无力(如抬腿困难),也可能累及下肢远端、上肢或四肢,肌无力可对称或不对称。部分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股四头肌无力,手指屈肌受累也较常见。
-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症状与包涵体肌炎相似,但起病更早(通常在40岁前),且多从手部小肌肉或下肢肌肉开始,逐渐发展至其他部位。
2. 肌肉萎缩
- 两者均会出现进行性肌肉萎缩,但包涵体肌炎早期可能以局部肌肉萎缩为主(如拇长伸肌),而遗传性包涵体肌病可能更早累及手部或下肢远端肌肉。
3. 吞咽困难
- 约3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吞咽困难,多因咽喉部肌肉受累导致,但这一症状在早期可能不明显。
4. 其他症状
- 肌肉疼痛: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肌肉酸痛或压痛,但并非所有患者均有此表现。
- 运动不耐受:轻微活动即感疲劳,可能与肌肉能量代谢异常有关。
差异提示:
-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多呈家族聚集性,且早期可能伴随关节挛缩或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期起病);
- 包涵体肌炎则更易累及股四头肌,且腱反射常减低(如膝反射减弱)。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肌电图、肌肉活检或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