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拜山被蠓虫咬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快速止痒:
- 局部处理
- 清洗伤口: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叮咬处,能中和蠓虫唾液中的酸性物质,减轻皮肤刺激,清洗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保持伤口干燥。
- 冷敷:用冰块或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伤口处,每次 10 - 15 分钟,每天多次。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缓解瘙痒和肿胀。
- 涂抹药物:若瘙痒和红肿较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使用风油精、清凉油等,有一定缓解作用。
- 口服药物:若瘙痒感非常严重,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缓解全身性过敏反应,减轻症状。
- 民间偏方:可尝试将一两片阿司匹林捣碎,用少量白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虫叮咬处,有消肿止痒的作用;也可用新鲜仙人掌洗净、去刺、捣烂如泥,涂于伤口处,有杀菌止痒的作用。不过民间偏方的效果因人而异,使用时需谨慎。
在处理蠓虫叮咬时,要避免抓挠伤口,以免导致伤口感染,延长恢复时间。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如出现红肿扩大、化脓、高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