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多系统功能衰竭,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心血管系统衰竭
- 严重低血压与休克
显著低血压(收缩压常低于110mmHg)是核心特征,晚期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伴随四肢厥冷、心动过速、皮肤湿冷等休克体征。 - 心力衰竭
心肌收缩力持续减弱,轻度活动即可引发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端坐呼吸等心衰表现。 - 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缩小、心音低钝,心电图可能显示低电压或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
二、全身代谢及器官衰竭
- 电解质紊乱与低血糖
因钠丢失和糖异生障碍,患者易出现顽固性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及反复低血糖(表现为大汗、震颤、意识模糊)。 - 恶病质状态
体重急剧下降、食欲完全丧失,伴随持续性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衰竭症状。
三、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 意识障碍
从嗜睡、精神萎靡逐渐进展为谵妄、惊厥,最终可能陷入昏迷。 - 脑灌注不足表现
因低血压导致脑缺血,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直立性晕厥(变换体位时突发意识丧失)。
四、其他特征性表现
- 皮肤黏膜改变
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加重,尤其在口腔黏膜、关节皱褶处等摩擦部位显著。 - 肾上腺危象
晚期常因感染或应激诱发危象,表现为高热(可达40℃以上)、剧烈腹痛、顽固性低血压及意识障碍,病死率极高。
关键病理机制
晚期症状的恶化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严重缺乏直接相关,导致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以及全身炎症反应失控。需警惕此类患者对常规强心药物反应差,治疗需优先补充糖皮质激素及纠正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