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状腺功能控制
-
药物治疗
首选抗甲状腺药物(ATD),如甲巯咪唑(MMI)或丙硫氧嘧啶(PTU),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缓解症状。需长期规律用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及肝功能。 -
放射性碘(¹³¹I)治疗
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通过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
手术治疗
仅用于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周围组织或怀疑恶性病变的情况,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二、心脏并发症处理
-
心力衰竭
使用强心剂(如地高辛)、利尿剂(如呋塞米)及扩血管药物(如硝酸酯类)改善症状,需注意控制输液量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心律失常
- 房颤: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必要时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血栓。
- 室性早搏:根据病情选择普萘洛尔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使用含碘的胺碘酮。
-
心肌缺血
联合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和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三、综合管理
- 生活方式调整:限制碘摄入(避免海带、紫菜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 多学科协作:需内分泌科与心内科联合诊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 紧急处理:对突发严重心力衰竭或房颤患者,需立即给予吸氧、电复律等急救措施。
四、注意事项
- 药物副作用:密切观察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 个体化治疗: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及心功能状态制定方案,如合并冠心病需同步控制心肌缺血。
提示:甲亢性心脏病需早诊早治,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多数心脏症状可逆。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