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癫痫的处理需结合孕前评估、孕期管理及药物调整,具体措施如下:
一、孕前管理
-
药物调整
孕前已控制病情的患者,若近2年无发作,可逐步减药至最小维持量;停药半年无复发则适合妊娠。若停药后复发,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抗癫痫药物,并优先选择致畸风险较低的药物(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
风险评估
孕前需联合神经科医生评估药物方案,避免使用丙戊酸钠、三甲双酮等高致畸药物。
二、妊娠期药物治疗
-
药物选择
- 首选单一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控制大发作)或卡马西平(控制小发作)。
- 若必须使用丙戊酸钠,需增加叶酸剂量(每日1-5mg)以降低神经管畸形风险。
-
剂量调整
孕期血容量增加可能降低药物浓度,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
三、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
-
基础措施
- 保持患者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舌咬伤及窒息。
- 避免强行按压肢体,防止骨折或脱臼。
-
药物控制
- 首选地西泮(安定)静脉注射,每次10mg,必要时30分钟内总量不超过30mg。
- 持续发作可联合苯妥英钠静脉注射(300mg缓慢推注)。
四、孕期监测与营养补充
-
胎儿监测
- 妊娠18-24周行B超筛查胎儿畸形,必要时进行超声心动检查。
- 孕晚期加强胎心监护,评估终止妊娠时机。
-
营养支持
- 补充叶酸(每日1mg)及维生素D(每日400U)。
- 妊娠34周起补充维生素K1(每日10mg),预防新生儿出血。
五、其他治疗
-
手术治疗
若癫痫由脑肿瘤等结构性病变引起,可考虑产后行病灶切除术。 -
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
-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
-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总结
妊娠合并癫痫需个体化处理,以最小有效剂量控制发作为原则,同时加强胎儿监测及营养支持。孕前评估与多学科协作是降低母婴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