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偏向一侧:患儿出生后1-2周内,头部会明显偏向患侧(即胸锁乳突肌紧张的一侧),下颌则转向健侧。这种歪斜在清醒或睡眠时均存在,且难以通过简单调整矫正。
-
颈部包块或肌肉异常: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可触及梭形、质硬、无痛的肿块(约40%患儿出现),通常在出生后7-10天即可发现,2-3个月逐渐缩小,但部分可能发展为纤维化挛缩。部分患儿仅表现为肌肉僵硬或增厚。
-
颜面不对称:早期可能表现为双侧眼裂、脸颊大小不一,患侧面部较扁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斜视、高低肩等继发畸形。
-
活动受限:患儿颈部向患侧转动或倾斜时活动度明显降低,竖抱时头部仍偏向患侧。
提示:若发现新生儿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在1月龄内及时就医,早期通过按摩等保守治疗干预,治愈率可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