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抢救需根据具体病因和发病阶段选择急救药物,无自主意识或已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无法自行服药,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实施急救。以下是临床常用急救药物分类及适用情况:
一、核心急救药物
-
肾上腺素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收缩血管、提升血压,是心脏骤停抢救的首选药物。
- 适用情况: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心脏停搏等。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胺碘酮:适用于室颤、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降低心室率。
- 利多卡因: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的紧急控制。
-
心率调节药物
- 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抑制,提升心率,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二、辅助治疗药物
-
升压药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提升血压,改善重要脏器灌注。
- 间羟胺:与多巴胺联用维持血压稳定。
-
呼吸兴奋剂
- 尼可刹米/洛贝林:刺激呼吸中枢,辅助恢复自主呼吸。
三、特殊情况用药
- 硝酸甘油
- 适用情况:猝死前若出现心绞痛症状,可舌下含服缓解心肌缺血,但血压过低时禁用。
- 阿司匹林
- 作用: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疑似心肌梗死相关猝死前症状。
重要提示
- 急救时效性:猝死抢救需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CPR)和电除颤(AED),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
- 禁忌与风险:
- 肾上腺素可能诱发高血压或心律失常,需严格掌握剂量;
- 硫酸镁仅限用于特定病因(如尖端扭转型室速)。
- 预防措施: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应遵医嘱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等预防性药物。
总结:猝死的药物急救需由专业人员根据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判断后实施,患者及家属应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如CPR),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