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的计算需综合多种方法并考虑直接与间接成本构成,具体步骤如下:
一、工程成本计算步骤
-
套用定额与综合单价计算
根据工程量清单套用企业定额或消耗量定额,列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及利润五项单价之和。材料价格需结合市场信息分摊调整。 -
分项成本核算
- 人工费:按清工价格单独计算,通常不采用定额标准。
- 材料费:重点测算大宗材料(如混凝土、钢筋)及周转材料(如模板、外架)费用。
- 机械费:根据机械设备总配置及工期计算租赁或折旧费用,机械人工费一般包含在清工合同中。
-
综合成本汇总
将各分项成本加总,并加入间接成本(如管理费、行政支出等),通过“工程施工”账户核算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未完工程成本。
二、常用计算方法
-
参数法与单位工程量法
- 参数法:以单位面积或规模成本为参数,结合项目特点进行预测。
- 单位工程量法:根据设计图纸分解构件工程量,按单价累加总成本,适用于复杂工程。
-
企业内部定额法
基于历史数据制定内部定额,指导资源配置,适用于经验丰富的承包商。需与工料机配置法相互校核以提高准确性。 -
成本建模与类比技术
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成本,或通过类似项目进行类比估算,结合专家判定(Delphi法)优化结果。
三、成本构成要点
-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支出(如设备租赁费)。
- 间接成本:涵盖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办公支出等组织管理相关费用。
四、注意事项
- 合同类型影响:总价合同需关注材料价格趋势,单价合同需细化分项报价。
- 资源配置合理性:工料机配置需结合实际工期与效率,避免经验主义偏差。
通过上述步骤与方法结合,可系统、全面地完成工程成本计算,确保预算与实际支出的有效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