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师扣分管理办法(2025年现行政策要点)
一、记分周期与清零规则
- 自然年度累积:扣分以自然年度为周期累加计算,每年末自动清零。
- 跨机构合并计算:多点执业的医师在各执业点扣分累积计算。
二、扣分标准与处理措施
-
扣分档次
- 根据违规行为严重程度,扣分分为 1-3分、4-6分、7-9分、10-12分 四档。
- 典型扣分行为:
- 虚构医药服务、骗保等严重违规行为:一次扣12分;
- 滥用高价非中选药品、诱导患者购药等:扣1-6分。
-
处理措施
- 扣分达5分:由定点机构谈话提醒并组织培训。
- 扣分达9分:暂停医保支付资格 2个月(单次扣9分暂停2个月,累计达9分暂停1个月)。
- 扣分达10分:暂停 4个月;达11分暂停 6个月;达12分直接终止支付资格,终止后 1-3年内不得重新备案。
- 年度累计扣分达12分或连续两年扣分超9分:终止资格,且限制备案期更长。
三、修复机制
- 学习与参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参与医保政策宣传、举报违规行为等可减免扣分或缩短暂停期限。
- 暂停期满恢复:暂停期满后需通过考核恢复资格,重新扣分将再次处理。
四、适用范围与执行主体
- 适用对象:包括定点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及定点药店主要负责人,需签订服务协议并完成医保政策培训。
- 监管主体:医保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经办机构负责具体考核及处理。
五、特殊规定
- 不影响患者待遇:医师扣分仅限制其医保结算资格,不影响参保人正常医保报销。
- 智能监控与日常检查:通过智能监控、举报核查等方式动态管理扣分。
注:具体执行细则可能因地区政策调整存在差异,需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