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信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可能的病因。
-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查身体各系统的基本状况;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反射等方面,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并排除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 精神检查: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观察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外观、行为、言语、情感、思维等方面,具体有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自知力等,以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精神活动的整体情况。
- 实验室检查:通常会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以了解身体的生理状况,并排除躯体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有时根据需要还可能进行脑脊液检查等。
- 影像学检查:如脑部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用于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肿瘤、脑血管疾病等,也可以用于辅助诊断某些精神障碍,观察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心理测查:使用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评工具,如问卷、量表等,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功能。常见的有智力测试、人格测试,以及用于评估情绪的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还包括症状自评量表等,以了解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
不同医院的检查项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等,选择适合的检查项目,综合判断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