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提留款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或使用过程中,依法向农民或集体提取并留存的资金。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三提五统”的组成
提留款包含“三提”和“五统”两部分:
-
三提 :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提留
-
五统 :教育费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优抚费
-
-
资金用途
该款项主要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建设,如教育、道路建设、民政优抚等。
二、历史背景与现状
-
历史征收方式
在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前,提留款是农民按土地面积缴纳的费用,用于村级集体支出。
例如:1979年前,某地农民需按人均年收入5%缴纳提留款,用于村集体开支。
-
税费改革后的变化
2002年税费改革后,我国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制度,相关费用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减轻了农民负担。
因此,当前农村地区已不再收取传统意义上的提留款。
三、相关争议与解决途径
部分村民反映存在违规收取提留款的情况,若涉及违规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
向上级部门反映 :向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举报;
-
法律途径 :通过诉讼要求退还违规收取的款项。
四、总结
土地提留款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历史性收费,现行政策中已不再执行。若涉及土地征收,应关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保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