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昌吉市和乌鲁木齐市的相接区域。以下是关于五家渠市的详细信息。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概述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东南、南依次与米泉市、乌鲁木齐市相接,西、北则与昌吉市相连。五家渠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貌特征
五家渠市的地貌由南而北依次为山地、冲积平原和沙漠,山地占32.1%,冲积平原占49.9%,沙漠占18.9%。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得五家渠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
历史背景
历史沿革
五家渠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最初为西北行辕军垦处。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第十七师在此屯垦建设,并定名为猛进农场。1969年,因最初有五户人家在此修渠定居,更名为五家渠。
五家渠市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军垦文化的重要性,从一个军事屯垦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重要历史事件
五家渠市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节点,拥有“唐朝路”“新渠故城”“烽火台”等古迹。这些历史遗迹不仅展示了五家渠市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经济状况
经济发展概况
2023年,五家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72.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85亿元。
五家渠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产业
五家渠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农业以棉花、粮食、瓜果等农产品为主,工业则以煤电煤化工、硅基新材料等为主,旅游业则以青格达湖生态旅游区、一万泉旅游度假区等为代表。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五家渠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文化特色
军垦文化
五家渠市被誉为“亮剑之师”,具有丰富的军垦文化底蕴。城市内有多处带有“将军”元素的建筑,如将军街、将军府、将军林、将军纪念馆等。军垦文化不仅是五家渠市的文化特色,也是其精神内核,体现了军垦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非遗文化
五家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迷糊戏,这是一种源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的戏曲剧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深受喜爱的艺术形式。迷糊戏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为五家渠市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色彩。
旅游景点
主要景点
五家渠市拥有多个著名景点,如青格达湖生态旅游区、南山风景区、一万泉旅游度假区、军垦博物馆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五家渠市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旅游体验
游客在五家渠市可以体验到多种旅游活动,如水上运动、垂钓、骑行、徒步探险等。五家渠市还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如郁金香文化旅游节、冰雪风情节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活动不仅提升了五家渠市的旅游吸引力,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昌吉州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五家渠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自然景观,经济发展稳步,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其独特的军垦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五家渠市的主要景点如青格达湖生态旅游区、南山风景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昌吉州五家渠市的历史沿革
五家渠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以下是五家渠市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 古代:五家渠一带在西汉以前先后为塞种、大月氏的游牧之地。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西击月氏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属匈奴。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在西域设使者校尉,为在此建立地方政权奠定基础。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在乌垒设西域都护府,今市境一带正式纳入汉朝版图。
- 清代: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历经康、雍、乾三朝,历时68年的平定准噶尔叛乱以清廷的胜利而告终。次年,在乌鲁木齐设都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改为迪化直隶州,今市域为其所辖。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设省;次年,迪化州升为府,同时增设迪化、昌吉等6县,本地为迪化县、昌吉县所辖。
- 民国时期:民国17年(1928年)设置乾德县,本地地域属迪化道(后为专区)管辖的乾德县、昌吉县的一部分。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进驻迪化专区各县,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并开荒生产建立军垦农场。1953年十七师更名为农六师,师部由迪化迁至五家渠。五家渠当时为三五户人家的自然村落。农六师所属的猛进农场在五家渠南北一带开荒生产,八一农场在乾德县梧桐窝子一带开荒生产,十六团农场在蔡家湖一带开荒生产(地跨乾德、昌吉两县)。1954年2月,乾德县更名为米泉县,同年7月昌吉回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本地地域属昌吉回族自治区(州)管辖的米泉县和昌吉县。1983年和1997年昌吉、米泉分别撤县设市,本地地域仍属两市管辖。
- 21世纪:2002年,农六师所属的一○一(全部)、一○二(大部)、一○三(大部)3个团场和师直五家渠(全部)的地域从原米泉市、昌吉市析出,成立五家渠市。五家渠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2004年1月19日,五家渠市正式挂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师部所在地,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
昌吉州五家渠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昌吉州五家渠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对其经济发展状况的详细介绍:
经济总体概况
- GDP增长:2023年,五家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1亿元,同比增长4.8%。
- 人均GDP:五家渠市的人均GDP达到11.6万元人民币,折合1.73万美元,显示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发展
- 产业集群:五家渠市已形成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多元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龙头企业:新疆农六师铝业有限公司是五家渠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原铝总产量达170万吨,占全疆产能的27%。
- 科技创新:五家渠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天鹅棉机等企业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农业发展
- 农业产业化:五家渠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4家,联动135家合作社,带动10.2万户农户增收。
- 特色产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特色种植,五家渠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如马铃薯深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等。
服务业发展
- 物流业:五家渠市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物流业,构建连接国内外的商贸通道。
- 旅游业:通过举办郁金香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五家渠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投资与招商引资
- 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五家渠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83亿元,同比增长。
- 招商引资:五家渠市积极落实招落一体工作机制,成功签约多个重大项目,为经济发展蓄势储能。
昌吉州五家渠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昌吉州五家渠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
-
五家渠大峡谷:位于城市东南部,以险峻的地貌和绚丽的色彩著称,适合喜欢徒步和探险的游客。
-
青格达湖:位于市区西北部,湖水清澈,绿树成荫,是休闲度假和摄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
五家渠南山:位于市区南部,有南山寺、观音洞、卧佛等景点,适合感受佛教文化和欣赏自然风光。
-
五家渠沙漠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部,典型的沙漠景观,提供沙漠冲浪、骑骆驼等娱乐项目。
-
五家渠人民公园:位于市区中心,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内有湖泊、假山和游乐设施。
-
五家渠市博物馆:展示丰富的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了五家渠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
-
青湖御园:美丽的住宅社区,环境优美,适合家庭出游和赏花。
-
郁金香基地:以其色彩丰富的郁金香花海闻名,适合赏花和拍照。
-
新疆东道海子沙漠风光旅游区:位于海子沙漠中心地带,提供壮美的沙丘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