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秦安是否贫穷的分析
曾面临贫困状况
过去秦安县存在贫困问题。它曾是天水市七个贫困县之一,也是三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还被提及是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标准的贫困县。秦安县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自然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如今发展成果显著
经济指标良好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3.3亿元,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1亿元,增长10.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61元、11740元,分别增长5.6%、7.8%。这些数据表明秦安县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整体经济呈现增长态势。
特色产业发展
- 果椒产业:秦安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椒生产基地之一,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秦安蜜桃“北京七号”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中华名果”称号,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分别达13.28亿元、24.86亿元、75.91亿元。果椒产品畅销全国24个省市及东盟、中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举办桃花会、女娲文化旅游节、桃产业发展交流会等活动,还在多地建立果椒直供基地,有力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 白脆瓜产业:秦安县莲花镇立足资源优势,依托“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建设集中连片种植基地,种植白脆瓜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抢“鲜”上市的白脆瓜畅销兰州、西安及周边市县。
商贸与电商发展
秦安自古为商埠重镇,是“货郎担之乡”和全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小商品批发集散地,曾有“南有义乌、北有秦安”的美誉。先后建成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和多个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一大批民企迅速发展,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期货交割仓库落户秦安雪原果业。电商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农特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秦安被商务部命名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生态与旅游发展
- 生态建设成果:2023年度秦安县入选甘肃省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围绕植树造林、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实践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先后建成了“百里生态文化长廊”、葫芦河、凤山、鹤山公园等重点生态工程,凤山景区扩容1.2万亩,大地湾大景区建设进入省级世行贷款开发项目库,朱湾景区保护开发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 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有葫芦河生态公园、解放纪念馆、李氏宗祠等文化旅游景点30多处,其中凤山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因。刘坪万亩桃园被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每年桃花会吸引大量游客,成为秦安的靓丽名片。
总体而言,秦安县已经于2020年2月退出贫困县行列,并且在经济、产业、生态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不能简单地用“贫穷”来描述现在的秦安。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局部的、个别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但整体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