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籍贯时,通常应具体到县(市)一级,因此甘肃省甘谷县的籍贯应填写为“甘肃甘谷”。以下是详细的填写规范和示例。
籍贯填写规范
具体到县(市)
籍贯应具体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某个具体县(市),不需要更细化到区或县。例如,甘肃省甘谷县的籍贯应填写为“甘肃甘谷”。
这种填写方式有助于明确个人与特定地区的关联,避免混淆。
从父系祖先
籍贯原则上一般从父系祖先,即填写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这一规定强调了家族谱系在籍贯填写中的重要性,确保籍贯的传承性和准确性。
格式要求
籍贯的格式通常是“省县级行政区”,例如“甘肃省文县”。如果籍贯所在地是市区里面的,可以填写“省市级行政区”,如“广东省广州市”。
格式要求统一,有助于规范和标准化管理。
甘谷县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划分
地理位置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甘谷县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
具体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准确填写籍贯,避免因地理概念不清而导致的错误。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甘谷县下辖13个镇、2个乡。甘谷县总面积1572.6平方千米。明确的行政区划信息有助于在填写籍贯时准确选择具体的县级行政区。
籍贯填写示例
填写示例
如果您的出生地在甘谷县,那么您的籍贯应填写为“甘肃甘谷”。例如,如果您是甘谷县新兴镇的人,您的籍贯可以填写为“甘肃甘谷”。
示例展示了具体的填写方法,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操作。
例外情况
如果籍贯所在地是市区里面的,可以填写“省市级行政区”,如“甘肃省兰州市”。这一例外情况说明籍贯填写并非绝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填写籍贯时,应具体到县(市)一级,遵循从父系祖先的原则,并按照“省县级行政区”的格式进行填写。对于甘谷县的具体情况,应填写为“甘肃甘谷”。明确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划分有助于准确填写籍贯,确保信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甘肃省甘谷县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甘肃省甘谷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景点:
-
大像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像山石窟开凿于北魏,泥塑于盛唐,内有高23.3米的唐代大佛,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
-
天门山:国家2A级景区,海拔1500米,有“天门春晓”的美誉。山巅有东岳庙,院内有两株北宋时期的红白牡丹。
-
姜维文化园: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的场所,内有姜维衣冠冢和纪念馆,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姜维故里”石碑。
-
蔡家寺:创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依山而建,有30余处清代建筑,三国殿内绘有120幅三国题材壁画。
-
古坡草原: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草原面积占34.2%,有石鼓山、黑潭寺等景点,是“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
-
尖山寺森林公园:位于甘谷西南25公里,森林茂密,气候宜人,有梅花鹿、金钱豹等野生动物。
-
甘谷县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3989件,涵盖从旧石器时代到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特色文物包括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和唐三彩。
甘谷县在历史上曾经是什么县?
甘谷县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个名称,主要包括:
-
冀县:公元前688年,秦武公伐冀戎,置冀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设县的明确记载,标志着新的行政区划的开始。
-
当亭县:北朝后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将冀县改为当亭县,属天水郡。
-
冀城县:北朝北周时(557年),改当亭县为冀城县,后又并入黄瓜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黄瓜县为冀城县,属天水郡。
-
伏羌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为伏羌县,属秦州天水郡中督都府。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县为甘谷县。
甘肃省甘谷县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甘肃省甘谷县的邮政编码是741200。
甘谷县下属的一些乡镇也有各自的邮政编码,例如:
- 古坡乡:741299
- 金山乡:741202
- 西坪乡:741203
- 八里湾乡:741204
- 大庄乡:741205
- 安远镇:741206
- 大石乡:741207
- 礼辛乡:741208
- 谢家湾乡:741209
- 武家河乡:7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