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用于修复部分牙缺失(牙列缺损)的口腔修复体,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它主要通过固定在余留天然牙上的卡环等固位装置和基托来保持义齿在牙列中的位置,利用天然牙和缺牙区剩余牙槽嵴做支持,恢复缺失牙及其周围缺损组织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特点
优点
- 适应证广泛:从缺失一个牙到只剩余一个牙的情况均可采用,尤其适合缺牙数目多、游离缺失、有组织缺损,以及余留牙牙周健康情况较差的牙列缺损者。
- 体积小:覆盖组织面积小,舒适性好,易于自洁\cite{web_14}。
- 机械强度高:固位好,不易折断。
- 设计灵活: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密合性和金属传感性好。
- 长期使用:适用于长期戴用的正式义齿。
缺点
- 制作复杂:制作过程复杂,制作设备昂贵。
- 费用较高:制作费用高,患者经济负担较重。
- 不易修理:发生变形或损害后不易修理。
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
- 工作模型处理:对患者的口腔模型进行处理,以便后续的蜡型制作。
- 复制模型:使用硅橡胶等材料复制工作模型,以便进行蜡型制作。
- 蜡型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在复制模型上制作蜡型,包括支架、卡环等结构。
- 包埋:将蜡型包埋在耐火材料中,形成铸型。
- 焙烧:将铸型进行高温焙烧,使蜡型熔化流出,形成空腔。
- 铸造:将熔融的金属(如钴铬合金、钛合金等)注入空腔,冷却后形成金属支架。
- 喷砂、打磨、抛光:对铸造得到的金属支架进行喷砂、打磨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适合佩戴。
- 排牙、蜡基托制作:在金属支架上排布人工牙,并制作蜡基托,形成完整的义齿蜡型。
- 树脂热处理:将义齿蜡型浸入树脂中,进行热处理,使树脂固化,形成义齿基托。
- 打磨、抛光:对树脂基托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使义齿表面光滑、适合佩戴。
- 临床初戴:将制作完成的义齿戴入患者口中,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义齿的舒适度和功能性。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制作出一个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用于修复患者的牙列缺损,恢复其咀嚼功能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