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的生产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严格的工艺要求。以下是固定义齿生产的详细流程:
1. 前期准备
- 1.确定加工工艺: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需求,确定义齿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
- 2.准备设备和工具:准备好数控车床、铣床、磨床等加工设备
- 3.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材、铜材等
2. 牙体预备
1.口腔检查:医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了解牙齿缺失情况、牙周健康状况等
2.基牙预备:根据修复体类型,将缺牙旁边的基牙磨一整圈,并做出固位的肩台,确保基牙轴面彼此平行
3. 印模及灌模
1.取印模:使用双层硅橡胶印模法取全牙列印模,确保印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灌模:使用超硬石膏进行灌模,并用代模针形成可卸代模型
4. 模型修整
1.修整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部分,使其更加符合患者的口腔情况
2.激光打孔:在模型底部打孔,用于固定复位钉。
5. 代型制作
1.固定复位钉:用胶水将成品复位钉固定在模型上,装丁套,涂分离剂。
2.灌注代型底座:在模型底部找到复位钉,刮颈缘,延伸颈缘0.2MM并修补模型缺损部位。
6. 蜡型制作
1.模型准备:在石膏模型上,用适当的牙科蜡进行设计和雕刻,逐层添加和修整,以准确再现最终义齿的形状。
2.蜡型检查和调整:对蜡型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咬合关系、牙齿排列等,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7. 铸造过程
1.准备铸造模具:将调整好的蜡型放置在专门的铸造模具中,进行必要的固定和加热处理。
2.铸造:在高温下,将蜡型融化后,铸造材料(通常是合金或金属)被注入模具中,替代蜡型形成坚固的义齿基底。
8. 金属支架制作
1.制作金属支架:在工作模型上设计并制作金属支架,包括固位体、桥体、连接体等部分,通常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
2.表面处理:对金属支架进行清洗、抛光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9. 试戴与调整
1.试戴:将制作好的金属支架在患者口腔内试戴,检查固位效果、咬合关系等,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调整:根据试戴情况,对义齿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其符合患者的需求
10. 粘结固定
1.选择粘结材料: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粘结材料,如树脂类粘结剂、玻璃离子粘结剂等
2.粘结过程:保持牙面干燥,隔湿,避免粘结材料受潮,同时确保粘结剂均匀涂布在牙面上
11. 后续护理与复查
1.口腔卫生指导:教会患者正确的口腔卫生方法,包括刷牙、使用牙线等
2.定期复查:建议患者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固定义齿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固定义齿的生产流程得以完成,确保义齿的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