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以下是关于张掖的详细介绍。
张掖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市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南与青海省接壤,北靠内蒙古自治区。
- 张掖市总面积约为408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13.1万人。
气候条件
- 张掖市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在4.1-8.3℃之间,年降水量在112.3-354毫米之间,年蒸发量在1648-2154毫米之间。
张掖的历史背景
历史沿革
- 张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先秦时期为月氏所居,西汉时期设立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之意。
- 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行省的省会,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
文化名胜
- 张掖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名胜,如张掖大佛寺、马蹄寺、祁丰文殊寺石窟群、骆驼城遗址、黑水国遗址等。
- 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张掖的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
- 近年来,张掖市经济发展迅速,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8.01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 张掖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如一产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均保持快速增长。
产业发展
- 张掖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等生态工业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张掖市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建成4A级以上景区22家,其中七彩丹霞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张掖的文化特色
美食文化
- 张掖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如搓鱼面、炮仗子、臊子面、炒拨拉、牛肉小饭等,每一种美食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情感记忆。
- 张掖的美食不仅美味,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文化活动
- 张掖市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非遗过大年、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推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 张掖市还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促进文旅融合。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张掖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工业发展的典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张掖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