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市是一个兼具自然与人文魅力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显著,具体表现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地理位置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0°41.5′~103°04′、北纬35°25.9′~37°05′之间,东邻甘肃省,是连接中原与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
-
行政区划 :下辖乐都区、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海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
二、自然与旅游资源
-
生态景观 :拥有青海湖(中国最大内陆湖)、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孟达天池等国家级景点,兼具高原湖泊、森林、地质奇观等多样化生态资源。
-
旅游特色 :以“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著称,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吸引大量游客。
三、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
传统优势 :青海省重要的传统农业区,耕地面积318万亩,富硒土壤覆盖840平方公里,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比86.1%。
-
新兴产业 :近年来聚焦绿色算力产业,已储备47个绿算项目,意向投资近490亿元,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绿色算力产业核心区。
-
经济数据 :2022年GDP达562.7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8万元,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五百亿元台阶。
四、社会与民生
-
多民族聚居 :户籍人口173万,少数民族占比51.8%,藏、回、土、撒拉、蒙古族文化交融,形成独特多元的民俗风情。
-
民生改善 :累计建成标准机架2.2万个,算力占全省61.5%,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
-
绿色发展 :实施“三山绿色屏障”“三水绿色河谷”工程,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6%,空气质量优良率91.3%,黄河、湟水河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
城市管理 :获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称号,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总结
海东市依托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的协同发展,既有“高原明珠”的自然景观,又有“千亿级算力中心”的现代产业,是青海省东部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