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境牧羊犬挠破皮超过一天后,需立即采取伤口清洁消毒、观察感染迹象、评估狂犬病风险三大关键措施。即使超过24小时黄金处理期,仍可通过规范操作降低风险,尤其是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不可忽视。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的肥皂水与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清除残留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已结痂,需去除痂皮后重新冲洗,确保深层清洁。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避免使用软膏或粉剂覆盖伤口。 -
感染监测与处理
密切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化脓或发热等感染症状。若发现异常,需就医使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或进行专业清创。日常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接触污水或宠物毛发。 -
狂犬病暴露评估
无论边牧是否接种疫苗,超过24小时仍需尽快接种狂犬疫苗。疫苗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前均有效,首针建议加倍剂量。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避免二次伤害
处理期间避免抓挠或包扎过紧,伊丽莎白圈可防止舔舐。若边牧有异常行为史,需隔离观察其健康状况,并联系兽医确认其疫苗接种记录。
及时行动仍能有效控制风险,但若伤口深、出血多或出现全身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与宠物互动时注意修剪指甲并训练温和行为,可减少此类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