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儿童长期吃甘草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血压异常及激素紊乱等健康风险。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干扰幼儿内分泌系统,尤其对肾上腺功能影响显著。
-
影响身高发育
甘草酸会抑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活性,这种酶对皮质醇代谢至关重要。持续摄入可能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血钾降低、钠水潴留,进而影响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利用。临床数据显示,连续6个月每日摄入超过1g甘草的学龄前儿童,骨龄落后概率增加2.3倍。 -
诱发高血压风险
甘草次酸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增加。2-5岁儿童每日摄入含50mg以上甘草酸的食品,两周后收缩压平均升高8-12mmHg。这种血压变化在停用后仍可能持续1-2个月。 -
干扰性激素平衡
甘草黄酮类物质具有弱雌激素活性。长期食用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案例显示部分女童出现乳房早发育,男童则表现为睾酮水平下降。这种影响在每日摄入相当于3根甘草糖(约含甘草提取物300mg)的剂量时尤为明显。 -
消化系统损伤
持续刺激胃黏膜可导致慢性胃炎,临床常见长期服用甘草制剂的幼儿出现食欲减退、饭后腹胀等症状。其苷元成分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率达15%-20%。
家长需特别注意隐藏来源的甘草成分,如某些止咳糖浆(平均每5ml含甘草酸30mg)、传统蜜饯或草本茶饮。建议2-5岁儿童甘草制品摄入量控制在每周不超过2次,单次剂量折合甘草根不超过0.5g。出现多饮多尿、面部浮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