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长期适量吃芡实能固肾健脾、改善尿频等,但过量或不当食用可能带来消化不良、便秘、上火等不良影响。
芡实是药食两用的食材,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补脾益肾、祛湿止泻,对脾虚腹泻、遗精滑精、夜尿频多等症状有改善作用,还可辅助降糖、抗衰老。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食用过多芡实会加重肠胃负担,因其淀粉和纤维素含量高,质地较硬,胃肠功能差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
芡实性偏温且具有收涩作用,长期食用易导致上火,尤其湿热体质者更明显,可能出现咽喉痛、眼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芡实中的鞣酸可能抑制肠道蠕动,本身便秘人群或湿热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加重排便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长期过量食用芡实不利于血糖控制,因其淀粉在体内可分解为糖分。术后或产后恢复期人群消化能力弱,也不宜多食。
芡实可搭配薏米、茯苓等利湿食材食用,每周2-3次为宜,体质虚寒、消化功能强者可适当增加量。孕妇、便秘严重者、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食用,出现不适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