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首要任务是彻底清洁伤口并预防感染。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肥皂水冲洗伤口,随后可涂抹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若肿胀明显可短期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等抗生素药膏,必要时需就医注射破伤风疫苗或狂犬疫苗。
-
伤口初步处理
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清除唾液和污染物。避免用力挤压伤口,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冲洗后使用无菌纱布轻压吸干水分。 -
消毒药品选择
- 碘伏:刺激性小,适合开放伤口消毒,可直接涂抹
- 医用酒精(75%):适用于皮肤完整处消毒,伤口破损时慎用(可能刺痛)
- 双氧水:仅用于深度咬伤初次冲洗,频繁使用会延缓愈合
-
抗感染用药建议
浅表伤口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夫西地酸),每日2-3次。若出现红肿扩散、发热或脓液,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但需医生指导。 -
特殊情况处理
面部/关节咬伤、深穿刺伤或免疫缺陷者,即使轻微肿胀也应24小时内就医。未接种狂犬疫苗的犬只咬伤,必须立即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消肿辅助措施
抬高患肢减少充血,伤后48小时内可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避免热敷、艾灸等可能加重炎症的方法。
狗咬伤后肿胀通常3-5天逐渐消退,若持续加重或出现跳痛、发热,提示可能发展为蜂窝织炎或脓肿,需急诊处理。保持伤口干燥透气,定期换药,观察犬只10日内健康状况对狂犬病风险评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