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急救,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以阻断病毒感染风险。肿胀可能是感染或狂犬病早期信号,避免挤压或包扎伤口,保持开放引流,同时冰敷缓解肿痛但需防止冻伤。
-
紧急冲洗伤口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用注射器加压冲洗。冲洗时轻挤周围组织排出污血,减少病毒残留。若已结痂也需去除后重新处理。 -
消毒与初步处理
冲洗后以碘伏(0.025%-0.05%)或75%酒精由内向外消毒,禁用嘴吸伤口。冰敷肿胀处10-15分钟/次,间隔1小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医疗干预关键点
就医时需告知咬伤时间、狗的状态(是否接种疫苗)。医生可能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和破伤风抗毒素,5针法疫苗需在第0、3、7、14、28天完成接种。头面部咬伤或III级暴露需加倍重视。 -
愈后护理禁忌
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保持伤口干燥,每日观察红肿、渗液情况。若出现发热或伤口恶化,需复诊排查细菌感染。
及时规范的处置可降低90%以上狂犬病风险,切勿因狗“看似健康”而延误就医。伤后10天内密切观察狗的健康状态,若其死亡需立即上报疾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