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皮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加打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疫苗。关键点在于:①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②二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③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需联合免疫球蛋白;④破伤风疫苗视伤口污染情况补种。
伤口处理是首要步骤。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和污物,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就医评估是否需缝合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疫苗选择与接种程序分两种:①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②“2-1-1”法:第0天2针(左右臂各1针),第7、21天各1针。后者仅适用于特定疫苗品牌,需遵医嘱。若伤口出血或位于神经丰富区域(如头面部),需在首针疫苗当天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
破伤风疫苗需根据既往免疫史决定。若5年内未接种或伤口污染严重,建议补种。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也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无禁忌例外。
提示:即使伤口结痂或流浪狗外观健康,也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就是暴露后规范处置。务必在24小时内就医,延误将大幅增加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