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体温升高的核心在于及时散热、科学补水和合理用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和药物辅助(如对乙酰氨基酚)是有效手段,但需避免酒精擦浴等错误方法。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调整措施,持续高烧或伴随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穿着过厚衣物影响散热。发热时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水分,优先选择温水或电解质饮料。冷敷应避开胸腹,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区域;药物需严格遵循剂量,避免混用含退热成分的感冒药。
儿童体温未超38℃且精神良好时,可优先观察并用温水擦拭;老人需警惕脱水,可少量多次饮水。若体温持续超过39℃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需紧急送医。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诱发体温异常。
预防胜于治疗,但体温异常升高往往是疾病信号,及时识别原因比单纯降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