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皮后确实存在传染风险,主要可能传播狂犬病和破伤风。狂犬病病毒通过唾液传播,一旦发病致死率近100%;破伤风杆菌则通过伤口侵入,需及时清创和免疫干预。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
狂犬病风险
若流浪狗携带狂犬病毒,即使轻微破皮也可能感染。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后期出现恐水、痉挛等典型表现。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 -
破伤风威胁
狗咬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时,破伤风杆菌易繁殖。表现为肌肉强直、咀嚼困难,重症可窒息。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者需立即补打加强针。 -
伤口处理优先级
-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
- 避免包扎开放伤口,保持暴露状态
- 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免疫球蛋白注射
-
观察犬只与暴露分级
能追踪流浪狗时,需隔离观察10天。若犬只死亡或失踪,按三级暴露(最严重等级)处理,联合接种疫苗和血清。
提示:任何流浪动物咬伤均建议就医,不可凭伤口大小判断风险。狂犬病疫苗需按规范完成5针接种,期间忌剧烈运动和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