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气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调节体感温度、科学补水和优化环境。高湿度会阻碍汗液蒸发,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因此需通过主动降温、补充电解质、选择透气衣物等方式维持身体平衡。以下是具体措施:
-
环境调节
室内使用空调除湿模式,将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设为26℃左右。早晚开窗通风,白天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若条件有限,可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放置冰袋辅助降温。 -
科学补水
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自制淡盐水(每500毫升水加1克盐)或“三叶茶”(荷叶、竹叶、薄荷叶)补充电解质。冷饮会刺激肠胃,反而加重散热负担。 -
防护与着装
外出时穿戴浅色、宽松的棉麻衣物,搭配遮阳帽和防晒霜。避免正午时段活动,选择阴凉处行走。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出现头晕、皮肤灼热等症状时立即休息。 -
饮食与作息
多吃西瓜、苦瓜等含水分高的蔬果,减少油腻食物。午间安排30分钟小睡,避免过度劳累。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监测体温,室内活动时也要定时补水。
潮湿天气中暑风险常被低估,但通过主动干预可有效预防。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定期关注天气预报,提前调整防护措施更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