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轻微出血,属于狂犬病II级或III级暴露,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伤口小、出血少,病毒仍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关键措施包括:彻底冲洗消毒伤口、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加注免疫球蛋白。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挤出污血,避免用嘴吸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伤口开放(无需包扎),减少病毒存活机会。若无法判断皮肤是否破损,可用酒精擦拭测试(有刺痛感说明存在破损)。 -
暴露等级与医疗干预
- II级暴露(轻微出血或抓伤无出血):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5针法:0、3、7、14、28天各1剂)。
- III级暴露(贯穿性伤口或黏膜接触):除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病毒。
中型犬咬伤若出血,通常归为II级或III级,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具体方案。
-
疫苗接种时效与禁忌
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延迟不超过7天。孕妇、儿童、哺乳期人群均可安全接种,无特殊禁忌。若既往接种过疫苗,根据时间间隔决定加强针次数。 -
后续观察与感染预防
监测伤口是否红肿、发热或疼痛加剧,警惕细菌感染。同时观察犬只10天内是否出现狂犬病症状(如异常攻击性、流涎等),若犬只死亡或失踪,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轻微出血的犬咬伤不可轻视,及时冲洗、消毒、接种疫苗是保命关键。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人类仍需按暴露等级处置,避免侥幸心理。若遇类似情况,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完成全程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