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即使仅有轻微出血,必须第一时间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关键决策依据包括:狂犬病毒100%致死率且潜伏期无特效药、动物是否接种疫苗无法现场验证、出血属于III级暴露需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一、暴露后紧急处理流程
- 伤口清洗: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交替使用肥皂水/苯扎氯铵溶液擦洗,物理冲刷病毒载量
- 消毒防护:碘伏消毒后保持伤口开放,包扎会加速厌氧菌繁殖
- 免疫程序:
・24小时内注射首针狂犬疫苗(5针法/4针法)
・出血性伤口加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体重20IU/kg)
・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者需注射TAT/TIG
二、风险评估误区
- 家养犬≠安全犬:我国犬只疫苗接种率不足40%,外观健康犬仍可能携带病毒
- 观察动物可行性:WHO明确建议不需等待10日观察法,延误治疗可能错过免疫黄金期
- 小型创口隐患:中型犬齿深度可达2-3cm,易将病原体注入深层组织
三、医疗处置必要性
- 狂犬病防治特殊性: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手段,暴露后预防是唯一生存机会
- 破伤风风险叠加:犬类口腔含破伤风梭菌,深层伤口感染风险达35%
- 法律合规要求: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III级暴露必须启动联合免疫
四、预后管理要点
- 疫苗接种完整性:严格遵医嘱完成全部剂次,抗体检测显示完整接种后保护率99%以上
- 继发感染监测:72小时内关注红肿热痛症状,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动物追踪管理:联系疾控部门对肇事犬进行10日医学隔离观察
五、特殊情形应对
- 孕妇/婴幼儿:狂犬疫苗属灭活疫苗,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均可安全接种
- 过敏体质:可采用分次注射法或换用鸡胚细胞疫苗
- 超时接种:首针延迟者仍建议补种,后续剂次按原间隔时间顺延
暴露后处置时效直接决定生存率,临床数据显示:24小时内规范处置者的发病概率低于0.01%,而超过72小时未处置者的死亡率高达60%。请立即前往具备资质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携带犬只疫苗接种记录(如有)供医生参考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