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
广西的少数民族节日中, 壮族三月三 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节日,同时其他民族也有各自的传统活动。以下是主要信息整理:
一、壮族三月三(歌圩节)
-
核心地位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仅次于春节,被列为广西法定假日。
-
时间与习俗
-
时间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后改为“三月三”。
-
主要活动 :
-
歌圩 :青年对歌、抛绣球、抢花炮、斗牛、斗马等,以歌传情。
-
祭祀 :部分民族(如壮族)祭祖、祭盘古或布洛陀始祖。
-
美食 :五色糯米饭、竹筒饭等特色食物。
-
-
-
文化意义
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广西文化品牌,兼具民族凝聚力与旅游吸引力。
二、其他民族相关节日
-
瑶族干巴节
- 时间 :农历三月初三。 - 习俗 :纪念狩猎牺牲的盘古,节前备食,节中通过歌舞示爱。
-
苗族三月三
- 分布 :主要聚居在广西融水等地,占比颇高。 - 活动 :祭祖团聚、青年互诉爱意,与壮族节日时间重合。
-
侗族播种节
- 时间 :农历三月初三。 - 特色 :以吹芦笙、开展农事活动为主,提醒播种季节。
三、节庆活动特点
-
民族融合 :除壮族外,苗族、瑶族、侗族等民族也参与其中,形成大联欢。
-
四季传承 :部分活动(如对歌、制作五色糯米饭)贯穿全年,成为民族文化符号。
如需更详细的活动信息或视频体验,可关注广西官方发布的民俗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