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烧37.5摄氏度左右,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但也可能是排卵期导致的。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后病原菌会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对中枢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功能紊乱,让人体产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从而让人体体温调节性不断升高,最后就出现发热、发烧的现象。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多会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甲硝唑等。
2.病毒感染:感染病毒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的调定点上调,引起发烧。而且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高为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病毒类药物治疗,比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3.结核感染:结核感染后多会出现典型的持续的低热、午后乏力、盗汗等症状。如果确实是结核感染引起,需要积极给予抗结核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治疗。当结核得到控制之后,体温会得到逐渐改善。
除了上述原因外,也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同时还需要多喝水,多排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也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