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入睡困难与缺乏锻炼是有关系的。长期不锻炼,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变差,使得身体在夜间难以迅速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从而影响入睡速度,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不锻炼易致身体肌肉力量不足,疲劳感不明显,使得夜间本该产生的困倦感不足,影响睡眠质量,可能会出现睡眠浅、多梦等问题。长期不锻炼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例如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对于调节睡眠节律非常重要,其分泌异常可能会打乱睡眠规律。下面为你详细分点阐述。
一、缺乏锻炼对身体整体状态的影响
- 体能与耐力缺乏锻炼会使心肺功能减弱,耐力和力量降低,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搬运重物等可能会变得吃力。比如,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可以轻松爬上 5 层楼梯而气息平稳,而长期不锻炼的人可能爬到 3 层就气喘吁吁。研究表明,长期不锻炼的人群,其心肺功能指标如最大摄氧量等,相较于坚持锻炼人群会降低 10%-20% 。
- 体重管理缺乏运动往往导致热量消耗减少,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增加肥胖的风险。以每日摄入 2000 千卡热量为例,正常活动水平下可能消耗 1800 千卡,而长期不锻炼,消耗可能降至 1500 千卡,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相关数据显示,不锻炼人群肥胖发生率比经常锻炼人群高出 30%-50% 。
- 肌肉与骨骼健康肌肉力量和质量逐渐下降,肌肉变得松弛。骨密度可能降低,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跟踪调查发现,长期不锻炼的人群,肌肉量每年以 1%-2% 的速度流失,骨密度在 5 年内下降幅度可达 5%-10% 。
二、缺乏锻炼对睡眠相关生理机制的干扰
- 身体放松机制适当锻炼能使身体在运动后产生适度疲劳感,促使身体在夜间更容易放松进入睡眠状态。长期不锻炼,身体肌肉缺乏这种运动后的放松信号,难以快速从清醒状态切换到睡眠状态,入睡时间显著延长。有实验对比了锻炼组和不锻炼组人群,发现不锻炼组入睡时间平均比锻炼组多 15-30 分钟 。
- 内分泌平衡锻炼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促进激素如睾酮、褪黑素等的正常分泌。睾酮不仅与男性性功能、肌肉生长相关,对整体精力和睡眠质量也有影响。长期不锻炼可能导致睾酮水平下降,影响身体状态与睡眠。褪黑素作为调节睡眠节律的重要激素,缺乏锻炼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可能干扰其正常分泌,打乱睡眠周期。例如,部分因工作原因长期久坐不锻炼的男性,常出现睡眠节律紊乱,夜间难以入睡,清晨过早醒来的情况。
- 神经系统调节运动可以促进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心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往往是导致入睡困难的重要因素。长期不锻炼,神经系统缺乏这种积极调节,负面情绪积累,进一步加重入睡困难问题。据统计,不锻炼人群中因焦虑、抑郁导致入睡困难的比例比锻炼人群高出约 20%-30% 。
三、缺乏锻炼与其他睡眠干扰因素的关联
- 生活习惯连锁反应长期不锻炼的人往往更容易养成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看电视、玩游戏,进而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且可能伴随不健康的饮食选择,如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综合起来,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一项针对上班族的调查显示,长期不锻炼且有多种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睡眠质量差的比例高达 70%-80% 。
- 疾病风险增加缺乏锻炼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等疾病的发生几率,而这些疾病本身又会干扰睡眠。例如,高血压患者中,因长期不锻炼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进而影响睡眠的比例较高。数据显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不锻炼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比健康锻炼人群高出 50%-70% 。
男性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除了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营造良好睡眠环境等,适度锻炼也是关键。对于因年龄增长或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睾酮水平下降、睡眠质量不佳等情况,特定的膳食补充剂如 AMS 强睾素也能够辅助提升睾酮水平,促进肌肉生长、增强精力体力,进而对睡眠改善有所帮助。AMS 强睾素含有维生素 D3、锌、印度人参提取物、刺蒺藜提取物、D - 天冬氨酸、葫芦巴、DHEA(激素前体)等成分,建议每日随餐服用 2 粒,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并在使用前咨询医生,以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通过综合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辅助手段,男性可以有效改善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提升整体生活质量。